林作新 | 民宿的設計
春節(jié)期間,去了一個民宿,住了一晚,我們一共五個人,沒有一個人睡得好,不是覺得太冷,就是不知道為什么睡不好。
人在旅途,出門在外,很難睡得安穩(wěn),有人專門研究這一課題,研究地毯的顏色、墻壁的顏色、空調的溫度、床墊的軟硬度,甚至同時供應幾個高低大小軟硬不同的枕頭……總之,盡量讓旅客睡好。
印尼首都雅加達有一間五星級飯店,國際水平,設施非常到位,但還是有許多客人投訴睡得不好,飯店于是請專家來研究那是為什么?研究的結果,發(fā)現(xiàn)房間的墻上掛了一個巴厘島的雕刻,一個興都教神話故事的頭像,白天看著沒什么,晚上對人的潛意識形成壓力,讓人睡不安穩(wěn)。
睡覺本來就是一件“微妙”的事情,有許多原因會讓人睡不安穩(wěn),心里的、生理的、甚至潛意識的、就一個小小的雕刻品,也會造成如此的后果。
因此,酒店家具盡可能采用中色調,避免使用鮮紅等刺激性的色調,地毯用淺咖色等等,飯店的家具、家裝布置,盡可能國際化,不需標新立異,讓旅客在一個相對熟悉的環(huán)境中睡下。清晨醒來時,一睜開眼,他還搞不清楚自己在哪兒,但看到的是一個熟悉的環(huán)境,他的情緒會很平靜。
這就是為什么到民宿去住,睡不安穩(wěn)的主要原因。
民宿的公共空間,從大門到大堂、餐廳、走廊、酒吧、茶室等等,可以有各式各樣的設計,可以盡可能保留原來的樣式,甚至可以夸張改造,使旅客享受“異域風情”,越原始越好,越有地方特色越好,越土越好,比如這次我住的這民宿,有一間小作坊,煙霧繚繞,里邊土法做豆腐,非常有趣。
品嘗一下原始的土豆腐,味道也很好。
但是,一進入生活空間,感覺就不是那么好了。
陰森森地,樓梯非常狹窄 ,過道高高低低,墻壁和燈光都太有“個性”了,好像是故意在嚇??腿恕_M入房間,地板是留有舊漆的老木板,什么顏色都有,斑駁陸離,用的是老家具,床墊挺硬的,天花板沒有,是尖屋頂,烏黑黑的,廁所淋浴間狹小,淋浴水溫忽冷忽熱,房間的空調馬力太小,蓋著被還是越睡越冷,只好穿毛衣睡。
這樣的設施,旅客哪能睡得好?難怪許多人對我說,民宿生意不好,大多虧損。
民宿的設計師,里外不分。外:是公共空間,可以隨意發(fā)揮。里:是生活與居住空間,必須根據(jù)正常的旅店的配置與設計,必須無差異,必須國際化。
有一次我去烏鎮(zhèn),也是這樣子的,床甚至還有蚊帳,我一輩子都沒睡過蚊帳,因此一夜無眠。
烏鎮(zhèn)據(jù)說還接待外賓,我不知道這些外賓,住的房間是否也是如此,如果是一樣的設計,那他們肯定也睡不好。
時代的差異使人睡不好。
環(huán)境的差異使人睡不好。
文化的差異使人睡不好。
旅客是來民宿休閑,來享受生活的,不是來接受考驗,來憶苦思甜的。
民宿的設計師不明白這個道理,一切都做過頭了,后果是害了民宿業(yè)者。
原文:民宿的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