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200多年前,歐洲人就已使用香薰精油來堅持空氣的潔凈,這是因為精油有消除異味的成效。根據(jù)科學研究指出,味道其實是一種波動,波動進入鼻子之后傳到腦神經(jīng),大腦即下達“聞到味道”的指令。精油是能量,也是一種波動,但因為精油的波動比其它味道來得強勁,因此精油的波動會比其它味道的波動更早傳到大腦,所以才會將空氣中的異味掩蓋。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香薰的歷史文化吧!
我國自古就有香薰的歷史。古人很早就已懂得,香薰可以美容、祛痛、消除疲憊、排解郁悶。在古代,香料在我國帝王宮殿和富有人家的起居生活中,便是一個不可短少的組成部分。
焚香大約早在春秋年代就開始了。《拾遺記》說,燕昭王二年(公元前585年),波弋國貢“荃蕪之香”。不過,在秦漢以前,我國還沒有沉香之類香料傳入。其時燃燒的,是蘭蕙一類的香草。在漢武帝年代,嶺南逐步與華夏交通。因為武帝好道,南方諸郡紛繁奉獻珍奇,香料也就傳入華夏,不再燃燒草香。
一般場合下,古人是把香料制成餅塊,放在特制的香爐內(nèi)燃燒的?!都t樓夢》第五十三回“榮國府元宵開夜宴”中,就描繪說:“賈母歪在榻上。榻下……只一張高幾,設著高架纓絡、花瓶、香爐等物。”最早的香爐叫“博山香爐”,傳說是西王母送給漢武帝的。那形制是模仿傳說中海上仙山博山的形象,下面有盤,儲存熱水,使?jié)櫄庹粝?,標志海的回環(huán),上面的爐蓋如山,卷煙從蓋里出來,宛如山騰嵐氣,呈現(xiàn)出一種山海之象,這種香爐,后來又被叫做“寶鼎”?!都t樓夢》第十七回“大觀園試才題對聯(lián)”中,賈寶玉題有一聯(lián)云:“寶鼎茶閑煙尚綠”,描繪的便是寶鼎爐焚香情形。
古人焚香的方法,一般必定在深房幽室之中,用矮桌置爐,與人膝平?;鹕显O有用銀葉或者云母片制成的淺盤盛香。香不及火,使之天然舒緩而無煙燥氣,卻自香風裊裊。
香料品種許多。最名貴的香料是沉香,除了我國嶺南一帶出產(chǎn)外,其時真臘(今柬埔寨)、占城(今越南中部)等地也出產(chǎn)。后來又有了檀香、雞舌香、冰片香等品種。漢武帝的寵妃趙飛燕雜熏諸香,坐處余香百日不歇。漢武帝迎接西王母時,從前燔燒“百和之香”。這些雖屬神話傳說,但也證明其時已經(jīng)燃燒香料了。魏晉以來,香料已成為宮殿及富有人家中生活必需品之一。焚香、香薰,也就成了社會上層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曹操在取得政權之前,從前“禁家內(nèi)不得香薰”,以示簡樸;還從前贈送諸葛亮“雞舌香五斤,以表微意”;臨終時遺令:“余香可分與諸夫人?!碧扑谓窈?,關于香品、香事、香料制作、焚法等方面的作品多了起來,遂有“茶經(jīng)香傳”之稱。焚香與品茗,成為了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。
?
客服熱線
工作日9:00-18:00
微信服務號
博華優(yōu)選旗下網(wǎng)站
版權所屬: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
滬ICP備05034851號-77
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040200054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