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作新 | 距離產(chǎn)生美
?
最近重讀朱光潛的美學的書,因為前些日子在深圳家具展當評委,引發(fā)了一些爭論,同時也遇到不少設計師,和我這個不是設計師的討論美學。
?
我早年也讀過一些朱光潛、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的書,手頭上也有幾本,很多內(nèi)容已經(jīng)忘了,只記得朱光潛說的一句話:“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,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,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……要求人心凈化,先要求人生美化?!?/span>
?
他還認為:“人心之壞,由于不能免俗,俗就是缺乏美感的修養(yǎng)?!?/span>
?
現(xiàn)在反過來看看我們的設計師,他們能“免俗”嗎?首先是他們自己能做到嗎?其次是他的環(huán)境能允許他免俗嗎?
?
第一個問題是設計師自身,中國現(xiàn)在據(jù)說有成千上萬的設計師,這是因為定制家具行業(yè)像文化大革命那樣地興起,熱火朝天,什么家具工廠、公司都給自己冠上“定制”甚至“全屋定制”這樣一個稱號,定制就是“個性化”,一家一個樣,一人一個樣,那就需要設計師去設計,然后才能制作,才能去安裝。
?
一下子出現(xiàn)幾千家定制企業(yè),那不就需要幾萬個設計師了嗎?哪來那么多的設計師?中國其實是一個“設計弱國”,現(xiàn)代工業(yè)化才40年,伴隨工業(yè)化而來的現(xiàn)代工業(yè)設計,也才出現(xiàn)十幾二十年,如何培養(yǎng)出幾萬名家具家裝設計師,想一下就知道多么不真實。我估計一大半所謂的設計師,連用CAD畫圖都不會,更談不上美學修養(yǎng)了,他們充其量只是售貨員。
?
人心不能凈化,如何美化人生?
?
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的社會環(huán)境允許設計師免俗嗎(我說的是真正的設計師,不是售貨員)?
?
在中國的社會,官大學問大、錢多學問大。先不說官,說設計師服務的企業(yè)的老板,許多設計師的作品,送到老板的跟前,老板一定會東改西改,最后改到四不像,老板“修改”的理由是:
——不符合市場需求;
——工廠生產(chǎn)不了;
——他自己不喜歡這個樣子
……
……
?
設計師怪誰呢?首先怪自己對市場、對消費人的需求不清楚,其次對生產(chǎn)工藝不熟悉,尤其對個別工廠的設備、工藝等條件的不熟悉,然后是自己不夠權(quán)威,外國許多名設計師,企業(yè)老板想更改?沒門!甚至打出實樣,還得由設計師檢驗、認同之后才可以投入生產(chǎn)。
?
就那么牛!
?
那我們引進外國設計師行不行,我就引進過,并且現(xiàn)在我們的設計,除中式的,基本都是由國外設計師設計的,但有一個先決條件,雙方必須達致:
符合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。
?
別小看這句話,我就曾在這句話上吃過虧,許多出口轉(zhuǎn)內(nèi)銷的工廠,現(xiàn)在還在這句話上繼續(xù)吃虧。
?
在中國市場上,歐美設計風格的家具,五四運動以來都很受歡迎,除了五四運動嫌棄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因素之外,歐美家具與伴隨工業(yè)化、城市化之后的城市建筑,形成統(tǒng)一的風格,中國的城市,現(xiàn)代每個城市的建筑,看起來都一樣,全部西式的。我們的衣著、生活方式,也非常西化。坐沙發(fā)、上網(wǎng)、玩手機,和西方社會完全一樣,只是吃飯、思考方式以及人際關(guān)系不一樣,但硬件是一樣的。
?
因此,美式家具我們讓美國設計師來設計,應該是合乎邏輯的。讓中國人去設計美式家具,肯定會走樣,甚至會不倫不類。
?
美國的設計師設計之后來驗樣品,提出要進行“破壞”、“做舊”,在家具上搓邊、打釘孔、挖蟲眼、噴黑點、倒角……我們的工人也經(jīng)過他的培訓,花了好大的力氣“學會了”,因為中國的工人,你讓他在光潔的新家具上搞破壞,下不了手。下手了,又太規(guī)矩了(蟲子咬木頭是不會有規(guī)律的)。
?
生產(chǎn)出第一批產(chǎn)品,設計師滿意了,投放市場,首先是經(jīng)銷商不接受,然后是消費者不接受,認為這些家具是有缺陷的、舊的。
?
?
?
?
?
?
?
?
?
?
?
這些是美國RH家具公司的Rustic設計,是美國消費人普遍能接受的,也是美國大多數(shù)消費者對家具最后展現(xiàn)出來的產(chǎn)品的要求,你原汁原味的投放到中國市場試試!
?
因此我的第一批產(chǎn)品,至今還存放在倉庫里,有一部分被當為工人宿舍的廉價家具、二手舊家具出售了。
?
這些慘痛的經(jīng)驗,讓我了解到中國人要的是:中國式的美式家具,尺寸必須改,涂裝、油漆必須改,有些線條必須省略……更不能搞破壞、不能做舊。
?
設計師能免俗嗎?社會的審美觀念限制了你,你當然不能根據(jù)朱光潛要求的:以“無所為而為”的精神去欣賞它們(家具或其他事物)本身的形象。朱光潛認為,與實際生活無關(guān),才能產(chǎn)生美,設計師能嗎?
?
但中國人仍然喜歡歐美的設計,為什么?
?
美的事物和實際人生之中維持一種適當?shù)木嚯x。
?
距離產(chǎn)生美,比如東方人初到西方,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,都往往覺得面前景物,件件值得玩味。本地人自以為不合時尚的東西和舉動,在外來人看來,都往往有一種美的意味。
?
距離產(chǎn)生美,但要適當?shù)木嚯x,朱光潛認為:“藝術(shù)一方面要能使人從實際生活牽絆中解放出來,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、能欣賞。距離不及,容易使人回到實用世界。距離太遠,又容易使人無法了解、無法欣賞?!?/span>
?
美式家具的造型,對中國人來說,是距離產(chǎn)生了美,然而加上破壞、做舊,是距離太遠了,中國人無法了解、無法欣賞,這樣的一句話,我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
?
新中式的設計呢?
?
還是距離產(chǎn)生美,那是時間的距離,朱光潛引了兩個故事來說明時間距離的美:
?
1.?卓文君不守寡,私奔司馬相如,陪他當壚賣酒,我們現(xiàn)在把這段情史傳為佳話,但在當時人看來,卓文君失節(jié)卻是一件穢行丑跡。
2.?袁子才刻一方印“錢塘蘇小是鄉(xiāng)親”,他以自己為蘇小小的鄉(xiāng)親而感到自豪,而蘇小小只不過是南朝的一個妓·女。
?
一件本來惹人嫌惡的事情,如果你把它推遠一點看,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。而當時的人,受到實際問題的牽絆,不能把這些人的行為,從極繁復的社會信仰和利害觀念的圈套中劃出來,但到現(xiàn)在,和當時的實際人生的距離較遠了,反而可以當作美麗的意象來觀賞。
?
時間的距離也能產(chǎn)生美。
?
新中式的出現(xiàn),除了文化回歸等等社會因素之外,時間的距離產(chǎn)生美,恐怕也是關(guān)鍵的因素之一。
?
當然,還是得注意要保持適當?shù)木嚯x,宋明清距離現(xiàn)在,相當久遠了,因此這距離要適當,當然不單單是時間距離,包括社會的習俗、生活習慣、物質(zhì)條件都很不一樣。這些,過去與現(xiàn)代,都得保持適當?shù)木嚯x。
?
比如椅子,古代的中國人,正襟危坐,屁股坐在椅子上只坐三分之一,而且身體向前,因此當時的椅背有直的,有的甚至往前傾斜,成70-80度角,而現(xiàn)代人坐時,往后靠,力求舒適,沒有那些禮節(jié),因此椅背往后斜,成100-110度左右。
?
這就是古與今的適當距離。
?
當然,美感只是家具設計的一小部分,是人的一種直覺,朱光潛認為:“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《形象》,美感經(jīng)驗就是形象的直覺,美就是事物呈現(xiàn)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(zhì)”。
?
家具設計,除了“美”,還有“善”與“真”。
?
所謂善,是實用功能,對人來說,是一種知覺,家具說到底,是一種器物,是人們?nèi)粘I钪胁豢苫蛉钡挠镁?,因此往往功能是第一位的,外形甚至得服從于功能?/span>
?
真,是科學的思維,人們的思維是從感性思維發(fā)展到理性思維的,對事物的表象認識上升到抽象思維的過程。
?
直覺——知覺——科學思維
?
對美是感覺,是直覺,然后意識到對事物的意義,它的實用意義,這是知覺,由知覺進入抽象的思維,找出因果,找出事物的關(guān)系與條理。
?
這包含了對木材、對家具結(jié)構(gòu)、加工工藝……等等的科學思維,這樣討論下去太多了,太復雜了,就此打住。
?
我們的家具設計師——正確一點講是外觀設計師,能夠做的,其實非常有限。